最近,一個叫沙白白的上海姑娘上了熱搜。
沙白白20歲時確診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,但這其實并非絕癥,紅斑狼瘡患者定期接受治療、注意生活習慣,通常都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。在患病20多年里,與父親的寵溺支持相比,沙白白的母親卻非常逃避女兒的病情,甚至表現的漠不關心。并且沙白白從一開始就不愿意接受規(guī)范治療,醫(yī)生越不讓她干的事她偏要干,家人從未加以勸阻,她的“自我灑脫”,也導致病情不斷加重。
再反觀沙白白發(fā)布的言論:
“偶爾,每天工作超過14-16h。”
“不遵照醫(yī)囑,為了身材,不愿意吃激素?!?/p>
“寧可少活40年,也要享受陽光,享受美好的身材和男性的喜愛?!?/p>
......
沙白白之所以引起巨大關注,是因為她作出了一個驚人決定:她放棄了能讓她繼續(xù)生存的治療,決定去瑞士“安樂死”,她八十歲父親也同意了女兒的決定,陪同女兒前往瑞士。
意津心理賈如棋教授對此分析道:“從教育的角度來說,白沙爸爸對孩子和老婆的寵溺,導致了白沙這個孩子的自私和偏執(zhí),老婆和孩子關系的破裂也是這種偏執(zhí)的延續(xù)和呈現。
從心理和人性的角度來說,他爸的那一口牙不補不修和白沙對于醫(yī)囑的不依從是一脈相承的,偏執(zhí)是家傳的?!?/strong>
#01 無節(jié)制的溺愛 對孩子的影響
特殊待遇:很多父母總是想將最好的一切直接給予孩子,讓孩子以為自己理所應當享有最好的一切,非常容易形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點。 輕易滿足:對孩子的所有要求幾乎都能得到滿足,這可能也會導致孩子無法學會延遲滿足和適度等待。 生活懶散:父母的過度代勞,不讓孩子參與家務或其他活動,會孩子失去自我照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 庇護錯誤:當孩子犯錯時,父母如果一味選擇包庇,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承擔后果,這也會讓孩子認為問題是可以逃避的。 現如今很多家長,在生活上被過度溺愛孩子,但在學業(yè)上卻要求嚴苛,教育的不一致性,很可能會讓孩子長大后形成偏執(zhí)型人格,固執(zhí)己見、以自我為中心,認為自己的社會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是不容挑戰(zhàn)的,當內在一旦與現實客觀環(huán)境產生沖突,他們并不會反觀自己的思維邏輯,而是第一時間向外找原因——“既然我沒錯,那錯的就是這個世界。”
#02 偏執(zhí)型父母 對孩子的影響
家庭環(huán)境對個體的人格及個性發(fā)展有重要影響。偏執(zhí)型父母常常習慣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,容易自以為是,不能正確、客觀的看待自己與外界,與他人的鏈接常常存在問題,對孩子容易過高期望過高要求,但不允許孩子指出父母的錯誤,這樣的關系模式與思維方式,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。 沙白白母親對她的病情冷漠且回避,但沙白白拒絕規(guī)范就醫(yī)和拼命維持精彩生活,何嘗不是對自身病情的逃避呢?偏執(zhí)型父母,很可能導致孩子內在存在大量沖突與不安全感,孩子也極容易形成兩個極端,極度自卑,或極度自戀,自尊心超強,特別在乎外界的評價與看法,所以沙白白追求外貌與精致生活的原因也不言而喻。 賈如棋教授最后總結道:“1、教育一定是科學的,不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(fā)來寵溺或其他操作。2、孩子偏執(zhí),更多的是父母也偏執(zhí)?!?/strong> 聯系我們 意津心理武漢總部 意津24小時咨詢熱線:400-1999 188 武漢總部咨詢熱線:027-8588 3199 意津EAP服務熱線:027-8588 0900 武漢總部地址: 武漢市江漢區(qū)菱角湖萬達A2座寫字樓2101室 意津心理孝感分部 孝感分部專用熱線:199 4767 2990 孝感分中心地址:孝南區(qū)亞飛廣場4單元1303室